欧盟停止批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

欧盟停止批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

由于外交关系紧张,欧盟暂时不会批准与中国签订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 中国和欧盟谈判了七年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暂时不会获得批准。根据媒体的一致报道,欧盟委员会副主席瓦尔迪斯·东布洛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是这样说的。其背景是由于相互施加制裁而导致最近的外交关系紧张局势加剧。 世界经济研究所(IfW Kiel)所长加布里埃尔·费尔伯迈尔教授(Prof. Gabriel Felbermayr)在一份有关当前发展的声明中对这一步措施表示遗憾。他认为,外交部长阿尔特迈尔(Altmeier)在2020年12月将该协定称为“贸易政治里程碑”时是正确的。“它(这项协定)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不过,这将使得欧洲公司在中国也同样享有中国投资者在欧盟早就享有的自由,而中国多年来对此是持否认态度的。就连在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领导下的美国也和中国签订了具有类似内容的协议,该协议已生效一年多,并且现任美国政府也将其保留了下来。相对于欧洲投资者,它说明了美国投资者明显的偏好,比如在金融服务领域。” 因此,希望中国和欧盟在螺旋式上升的制裁中找到一条路,能够让双方都保留面子。尤其是根据基尔世界经济学研究所的观点,中国不太可能受到制裁的影响。这也是前外交部长西格玛·加布里埃尔(Sigmar Gabriel)所表示的观点。在接受Phoenix电视台采访中他谈到了俄罗斯和中国:“国家会改变自己,但不会因为别的国家施加经济压力而改变。” 停止《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可能会对欧盟造成损害 我们的专栏作家彼得·蒂查尔(Peter Tichauer)在四月就警告了相互制裁会产生的后果。他认为制裁带来的损害更多的会出现在欧盟方面。正如中国德国商会(AHK China)在今年年初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恰好是在中国的德国公司对该协定寄予了厚望。尤其是该协定强调了进入市场将更容易以及所承诺的平等待遇。承诺进一步开放市场也将为并购领域开辟新的机会。 此外,有合资企业约束的工业可能会进一步减少。 但是,正如费尔伯迈尔教授(Prof. Felbermayr)在他为基尔世界经济学研究所发表的声明中指出的那样,损害仍然是有限的。反正欧盟议会还没有计划会在2021年底之前批准该协定。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预计中国出口下行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预计中国出口下行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 Kiel)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贸易指标,该指标在四月份预测出中国出口将不再增长。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基尔贸易指标(Kiel Trade Indicator)可对国际贸易进行预测。该领先指标是基于集装箱船的实时数据,分析了它们在100个海域内的活动数据。该系统还对吃水深度进行了评估,以记录各船舶的利用情况。此外,500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也是评估的一部分。然后利用人工智能通过专门研发的算法进行高频评估。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基尔贸易指标提供了一个质量和数量都前所未有的经济领先指标。”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所长加布里埃尔·费尔伯迈尔(Gabriel Felbermayr)说道,“高频数据可供我们读取以及预测时间误差极小的经济波动情况,从而可以在商业上和政治上更早地对出现的经济动荡作出反应并采取控制措施。” 机器学习的基本方法可以不断改进算法,发现、纠正错误,并在之后的预测中避免相应错误。 该指标没有考虑到中欧之间的近来强劲增长的铁路货运量。但这与全球集装箱运输相比可能还不是特别重要。 指标显示中国出口下行 基尔贸易指标将每月更新两次。每月首次于20日左右发布该指标,计算本月和下个月的贸易数据,然后在每月3日左右更新数据。 2021年5月3日的最新更新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大幅下行。对集装箱船数据的分析表明,四月份的中国出口下降了8.8%。同时,进口温和增长了3.1%。 “这是一年来,集装箱船的活动数据展现出的结果首次与中国强劲的出口增长相背离。这可能是苏伊士运河危机所引发的船舶延误所导致的。同时也可能是由于新冠疫苗的接种率上升,欧洲国家和美国的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开始下降,且对餐饮等国内服务业的需求再次上升。”基尔贸易指标的负责人文森特·斯塔默(Vincent Stamer)如此说道。 中国四月份的经济数据将在多大程度上印证这一预测,让我们翘首以待。
汉堡与徐州之间新的货运列车通道

汉堡与徐州之间新的货运列车通道

汉堡港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货运列车。自从去年11月首班列车通航以来,从徐州到汉堡的列车现在定期运行。 中德之间的货运列车网络不断发展。除了杜伊斯堡,以及最近的法兰克福,现在还有汉堡,确切的说是汉堡港,都成了中国货运列车的目的地。港口现在是“新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枢纽节点,每周有近40列火车通行。2020年,汉堡港共处理了107000个标准集装箱,相当于增长了7%。 汉堡港营销总监阿克塞尔·马特恩(Axel Mattern)说:“新丝绸之路是对全球供应链中德之间海上航路的一个重要补充。良好的发展清楚地表明,这一业务非常受欢迎。” 正如汉堡港所宣布的那样,除了汉堡与20个中国目的地之间已有的232条路线外,现在又多了一条。从去年11月首班列车试运行成功后,已经有六班来自徐州的列车抵达汉堡,五月还有两班即将到达。 两周时间从徐州到汉堡 徐州市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近中段的地方,也与两座城市之间的高铁线路直接相连。此外还有其他重要的铁路连接和一个内陆港口。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在铜山区的徐州货运站发展成为了华东地区最大的货运火车站。 徐州中欧班列的运营商是徐州淮海国际陆港集团,现在也开往汉堡。仅去年一年,供应商就从徐州向欧洲发送了300列货运列车。每列货车通常由94个集装箱组成,重约470吨。主要运输的是中国的消费品,但这些列车也从利勃海尔和日立等知名供应商那里承运建筑机械。 自2019年以来,徐州的装卸量增加了56%,该业务目前正不断地进一步发展。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方面称:“徐州中欧班列和汉堡一起为其客户提供了通往中欧的又一通道。货物从徐州西南部的铜山货运站(…)只需要18天就到了这个汉萨城市。”
吉利展位上的Volocopter中国首秀

吉利展位上的Volocopter中国首秀

Volocopter携手吉利科技集团首次在华展示了其空中出租车模型2X。 总部位于布鲁赫萨尔的空中出租车制造商Volocopter在2021年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借吉利科技集团(吉利)的展位首次在中国展示了其最新机型2X。自2019年以来,吉利一直是Volocopter的投资者之一,且近期还参与了该公司的D轮融资。这两家公司自2019年以来一直在交通领域进行专业交流,以确定引进电动空中出租车服务的合理地点。 在吉利展台上展示2X旨在实现两个目的。一方面是为电动空中出租车服务在中国城市空中交通(UAM)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实际演练。同时,这也是为了强调Volocopter和吉利的共同工作成果。 “吉利在中国的领先地位和对新型出行产品的前瞻性考量,使该公司成为我们的重要战略投资者,也使吉利成为一个共同将UAM引入中国——全球最有前景的新型交通市场之一——的理想合作伙伴。”Volocopter公司首席执行官Florian Reuter说道。 Volocopter与吉利在华合作 此次展会上还提到了于三月初宣布的Volocopter与沃飞长空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沃飞是吉利的一家子公司,将接管中国的飞行出租车运营业务。Volocopter公司表示他们已经申请了所需的营业执照,这意味着合资公司不久就能成立。 “Volocopter是为全球各城市的空中出租车服务提供安全、可持续且实用的电动垂直起降(eVTOL)解决方案的先驱和市场引领者。”吉利科技集团旗下的下沃飞长空科技(Aerofugia)CEO靖超表示道,“我们共享技术和生产方法,以在中国城市推进城市空中交通生态系统的建设。” Volocopter为商业运营打造的“ VoloCity”机型目前正于欧洲航空安全局进行认证。根据现有的协议,Volocopter公司在欧洲成功获得批准后,有望迅速获得在中国投入使用的许可。这意味着,Volocopter最早将于2024年在中国实现商业用途。而VoloCitys可能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为城市带来新貌。该公司计划首先专攻商业人士、活动组织者和旅游供应商等人群,当空中出租车成为一种普通的运输工具时,才会在第二阶段着手大众市场。
CEP-Indikator für China steigt wieder

中国CEP指标再次攀升

基于中国经济调查(CEP)的CEP指标继三月份下降之后近来又再次上升了。 曼海姆莱布尼茨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在其最近的报告中称,其自2013年起与上海复旦大学共同在中国收集的CEP指标于三月份再次上升至46.3,同比上月增长3.5。然而,对比目前为止在二月份达到的最高值(64)还相差甚远。CEP指标反映了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对未来12个月内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评估情况。 在为制作指标而展开的调查中,受访专家也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评估。该指标在四月份轻微下降了0.3至42.6。但中国的经济前景依旧十分乐观。 因此,中国今年以及2022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预测值也再次大幅上升。目前,2021年的GDP预测值是6.8%,同比上月增长0.8。2022年的预测值也再次从5.2%上升至5.6%,但上升幅度较小。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预测值的变动并不出人意料。毕竟,中国也在同一时间宣布了其2021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长:中国国家统计局宣布同比去年创下了18.3%的增长纪录。“然而这一增长不应该被过度解读,因为中国在一年前遭受了众所周知的经济滑坡。”负责ZEW“国际金融市场及金融管理”研究部调查问卷的Michael Schröder博士说道。在他看来,尤其有说服力的是对比上季度的增长速度。例如,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增长仅达到0.6%。这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在过去几个季度已经放缓了。“因此,2020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的高季度增长率是否会在2021年再次实现,还有待观察。” Schröder补充道。
Wir bauen Brücken nach China für Life Science Start-ups

我们为生命科学初创企业搭建通往中国的桥梁

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初创企业来说,中国市场脱颖而出。北威州生物产业集群管理公司(BIO Clustermanagement NRW GmbH,简称BIO CM)的董事总经理Garthoff博士在访谈中介绍了他们如何帮助这些初创企业驻扎中国,并在中国开拓业务。 中德投资平台: BIO CM具体做哪些工作,在中国扮演何种角色? Garthoff:我们为北威州的生物科技行业提供帮助,搭桥牵线,并与BIO.NRW紧密合作。BIO.NRW是北威州的官方联合机构,受州政府委托执行该任务。我们主要协助BIO.NRW为有中国业务的生命科学初创企业及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的支持。为此,BIO CM每年三月份都组织BIO.NRW投资天使大会,今年举办了第十届大会,也首次在中国进行了直播。 对于BIO CM而言,与中国的互动并不新鲜。自2015年起,我们就与BIO.NRW一起积极参与由联邦教育及研究部资助的项目,以在中国培养国际卓越集群。尤其是德国企业通过该项目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得到了BIO CM的支持。自2021年起,BIO CM和BIO.NRW加入EIT Health 正开始实行的全球桥头堡项目,能接触到更多想进入中国市场的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数字健康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初创企业。 该项目进展如何?您在此项目中承担何种角色? Garthoff:该项目帮助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数字健康领域的欧洲初创企业更轻松地进入新市场。桥头堡欧洲项目能帮助进入欧洲的新市场,桥头堡全球项目能帮助进入全新的非欧洲市场。初创企业可以在春夏两季申请参与该项目,期限为12个月。该项目的核心是通过精心挑选的“催化剂”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支持。 什么是“催化剂”?这对中国的生命科学初创企业有何帮助? Garthoff:催化剂就是集群、网络或孵化器,例如BIO CM。他们是各目标国的专家,通过知识和当地(例如在中国)的联系帮助初创企业进入市场。催化剂将为这些初创公司提供高达4万欧元(全球)或3万欧元(欧洲)的资助。BIO CM就是桥头堡全球项目针对中国市场的催化剂。我们为初创企业提供他们各自的需求,并为他们解答有关中国的各种问题,无论是监管方面、财务方面还是文化方面。 我们在市场准入和人事法、公司成立、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上提供帮助,同时也提供与合作伙伴的联系方式。BIO CM包括中国员工在内的专家在中国和德国都有本地办事处。欧洲和远东地区之间的这种联系使员工对双方的市场和文化都有深刻的了解,他们从而能更有效地帮助初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十分感谢能采访您,Garthoff博士。   人物介绍 Bernward Garthoff博士曾是北威州的生物技术集群经理,目前是BIO CM的董事总经理。此前,他曾在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制药公司拜耳股份公司中担任过各种职务。 此外,他还领导了拜耳股份公司收购安万特作物科学公司,并且曾是拜耳作物科学股份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基尔世界经济学研究所(Ifw Kiel)预计来自中国的收购将增加

基尔世界经济学研究所(Ifw Kiel)预计来自中国的收购将增加

在基尔世界经济学研究所(Ifw Kiel)最新一期“基尔焦点(kiel Focus)”中,作者分析了新的五年计划对中德之间关系的影响。另外,他们预计会有更多的德国公司被中方收购。 基尔世界经济学研究所的刘宛鑫Wan-Hsin Liu和弗兰克·比肯巴赫(Frank Bickenbach)认为,今后对于德国以及欧洲的企业来说,要在中国市场成功可能会更艰难。背景问题是最近确定下来的第十四个五年计划。该计划是要加强中国企业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目的是减少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 刘宛鑫说:“中国的目标并不是新制定的,但现在正越来越有力地追求它。简而言之,中国公司未来应当能够以最前沿的技术来进行生产,并能加强自己在决定性技术创新上的产量。中国的消费者也应当能够消费得起这些产品。” 中方对德国企业的收购将增加 作者根据近期观察认为,中国内部市场需求的增加对于外国企业来说也应当是有利的。然而从中期看来,他们预计销售机会会变差。当中国本土公司在技术和质量上赶上西方公司时,这种情况就有应该会出现。到时,来自德国和欧盟的出口商以及当地的外国公司可能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特别是这种情况如果符合中国政府的发展目标。 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依赖从国外转移知识和技术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因为本土的企业一如既往地在很多技术领域离所需的技术领导能力还很远 。 这就是为什么基尔世界经济学研究所的专家们认为,中国不仅将继续吸引外国公司和人才。他们还预计,中国将加快计划收购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领先的外国公司。因此,德国和欧洲未来将不得不预计到这类收购的增加。 此外,刘宛鑫还认为,与过去相比,研发活动或者生产都将更多地从欧洲迁往中国。 (大众汽车在安徽省新建的研发中心就是这种趋势的一个例子。) 然而,作者还是建议欧盟不要对中国采取更强的孤立反应。对于企业收购也不要继续增加更多的难度。相反,批准最近签定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是有利的。最后,它将迫使中国开放市场并公平地对待外国公司。而后,欧盟能够对这些承诺进行监管和要求。同时,欧盟则必须加强自己企业的创新能力。作者说,这需要对教育、基础研究和现代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财新PMI指数持续下跌

三月份在中国收集的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财新PMI)再次下跌。从二月份的50.9跌到目前的50.6。 行业服务商财新报道称其2021年三月份调查的PMI指数继续下降,目前仅为50.6,成为2020年4月以来的最低指数。高于50以上的财新PMI指数表示受访中国企业经济呈增长态势,指数低于50则表示衰退。财新PMI在过去11个月持续上升,但现在却越来越接近50,这就说明受调查的经济情况停滞不前。 财新PMI指数低于中国其他指数 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官方PMI不同,财新PMI关注的是民营中小企业。《环球时报》已经公布了中国国家统计局三月份可喜的调查结果。例如,主要涵盖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中国国家统计局的PMI的指数为51.9,与二月份相比,仍增长1.3%。 服务业和建筑业的增长幅度更为明显,从二月份的51.4上升到三月份的56.3。
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迅速

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迅速

据德国专利商标局(DPMA)的报道,在对德国生效的专利申请中,中国和韩国的专利申请量增长最快。 德国专利商标局在举办他们的年度客户活动“DPMA用户论坛”之前,在约1000名注册参与者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这里,各家公司、律师事务所和产权服务提供商的代表们可以了解到知识产权专利、实用新型、商标以及设计的最新发展。另外的重点主题还有数字化和人工智能。 在问卷调查中专利局记录了在所选的数字化科技领域,哪些国家申请了最多的对德国有效的专利。数据显示,在申请量最大的国家中,中国和韩国是2020年公布的专利申请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尽管美国在各领域都处于领先的位置,但是中国已经紧随其后,尤其在数字通讯技术方面,记录了开创性的5G技术注册。中国的注册数量比去年高了29.1%,是这个领域增长最快的。 在包括人工智能发明在内的计算机技术领域,韩国取得了最大的飞跃,增加了25%。而中国增加了18.8%。尽管德国在很多领域的数据都有所上涨,但是在最佳申请人榜单中,完全找不到在本地市场上的德国申请人。总的来说,申请数量在过去的十年增长迅速,尤其是在通信技术领域(91.1%)和计算机(74.7%)领域。 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显示出更大的活力 德国专利商标局总裁Cornelia Rudloff-Schäffer表示:“让人欣慰的是,这些关键技术的创新活动在德国也有所增加。然而,中国和韩国显示出更多的活力。美国的增幅相差无几,但是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德国在数字技术方面的赶超还并不明显。” 该分析考虑了在德国专利商标局和欧洲专利局公开的对德国有效且无重复计算的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将根据法律要求在提出申请日起18个月后予以公布。 这些数据反映了新冠疫情开始之前这些创新活动最初的情况。最近公布的消息表明,这个趋势还将继续或加剧。在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提出的国际专利申请中,中国(增长16.1%)和韩国(增长5.2%)是在2020年里最重要的申请国中增长最多的。科技集团华为(中国,增长23.9%)以及三星(韩国,增长32.5%)以快速的增长占领了最佳专利申请人榜单中的第一位和第二位。DPMA总裁表示:“中国和韩国到目前为止都已经相对顺利地度过了大流行。有证据证明,这些国家已能够在数字未来技术领域继续加强他们的地位。”
人民币重要性上升

人民币重要性上升

德国商业银行向其企业客户针对人民币对业务的重要性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年底将有大部分受访企业使用中国货币开具发票。 德国商业银行已第五次与调查机构forsa合作,向其220多家欧洲企业客户询问亚洲的业务情况。调查显示,人民币对德国商业银行的企业客户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对于年销售额在2.5亿欧元以上的大多数企业来说,中国货币意义重大。该规模的企业中有57%(2019年为46%)已在中国业务上使用人民币开具发票。此外还有20%的企业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采取调整。在年销售额为5千万欧元以上的企业中,有42%的企业在使用人民币开具发票,26%的企业计划在一年内使用。对冲汇率风险仍然是开具发票的主要原因(64%)。对于受访企业来说有两大不相上下的优势。第一是“在中国开拓市场的优势”,其次是“价格谈判的优势”(各占50%左右)。 人民币的“常规”外币之路 新冠疫情给大多数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约四分之三的企业称其营业额下降幅度高达25%。但大部分的跌幅在这一年里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三分之二的受访企业预计中国业务将呈现积极的发展趋势。约20%的企业表示,复苏后的水平仍将低于危机前的水平。目前,德国商业银行四分之三的客户都是通过欧洲网点开展中国业务。亚洲最受欢迎的驻扎点是上海。“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明确的指示:人民币正日益成为企业客户的‘常规’外币,逐渐被这些企业的欧洲总部所使用。”德国商业银行的亚洲专家Michael Rugilo解释说道。
艾尔康电子元器件整合在华基地

艾尔康电子元器件整合在华基地

电子元器件制造商艾尔康电子元器件(PTR HARTMANN)将其在中国的现有基地合并至中国乐昌市。 艾尔康电子元器件在深圳和东莞生产电子元器件和数控车削件已有十年之久。该公司现宣布,已于2021年1月1日将其所有产能在乐昌新址进行了合并。乐昌市位于中国南方的广东省北部。这家总部位于韦恩(Werne)的公司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新的生产和销售中心。明年将在此建设新的HARTU电感器和PTR检查设备产品的半自动化组装的新生产线。 同时,艾尔康电子元器件所有产品领域的中国销售中心也将设立在乐昌新址。自此,艾尔康电子元器件(韶关)有限公司则负责对PTR、HARTMANN和HARTU品牌在中国和香港地区的客户提供支持并供应产品。 研发工作将继续在德国的四个技术中心进行,每个中心都设有生产设施。位于乐昌的新工厂主要旨在完善并扩建亚洲地区的生产基础设施。 艾尔康电子元器件在华新基地 乐昌的一期工程包括15100平方米的生产和仓储空间以及相关的办公基础设施。这里将生产PTR印制电路板接线端子和连接器的组件。HARTMANN开关产品系列的开关、其他全球生产基地的组件和各种HARTMANN系列也将在新厂区进行生产。 HARTU电感器的生产准备工作已经启动,生产区域也已准备就绪。艾尔康电子元器件还计划在2021年对HARTU生产区进行必要的投资并启动生产。 艾尔康电子元器件和艾尔康电子元器件(韶关)是瑞士美卡诺集团(Phoenix Mecano-Gruppe)旗下的公司。集团总部位于施泰因(Stein am Rhein),在全球拥有约7千名员工,2019年营业额达到6.8亿欧元。该公司专注于为机械和设备工程、测量和控制技术、医疗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替代能源以及住宅和护理行业的客户提供专业和高性价比的利基产品制造。美卡诺成立于1975年,于1988年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勃林格殷格翰战胜危机

勃林格殷格翰战胜危机

该制药公司在2020疫情之年中提升了营业额。人用药品部门的涨幅最大。在该领域中,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仅在中国就实现了10.4%的增长。 这家着传统的制药公司勃林格殷格翰是少数在新冠疫情期间实现营业额增长的公司之一。2020财年的总营业额也同比增长3%,达到195.7亿欧元。增长动力是人用药品领域。该领域的全球营业额增长了5.8%,达到144.2亿欧元。虽然美国以56.6亿欧元的营业额仍然保持着最强劲的销售市场的地位,但只实现了3.4%的增长。相比之下,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国增长了10.4%达到28.4亿欧元,在日本增长了6.2%达到13.3亿欧元。该公司在EUCAN地区(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营业收入增长6%到达45.9亿欧元。(所有数值均与去年进行对比且排除外汇汇率影响。) 在营业额上涨的同时,勃林格殷格翰的研发投入也上涨了7%。该公司在2020年共为此投入37亿欧元。其中在人用药业领域就投入了32.8亿。该公司从2020年第一季度起就已在该领域开始对抗新冠感染疗法进行针对性研究,自12月以来就在进行抗体临床试验。这种抗体可以被吸入并能直接在呼吸道中抵抗感染。 勃林格殷格翰在华投资 并非2020年的所有活动都围绕着新冠疫情。例如勃林格殷格翰在华入股了专注于家养宠物医疗服务的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该公司在去年九月通过这一步完善了其在华的产品组合,其中包括猪用疫苗。这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市场。该国家的人均猪肉消费量与德国相似——但人口却多得多。随着非洲猪瘟的消退,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在华猪用疫苗的营业额增长了14.9%。 中国的宠物药品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因为不仅中国养宠物的人数在急剧上升,而且中国在动物福利方面的支出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成立于1993年的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在这个市场上十分活跃。该公司在中国经营的兽医诊所遍布80多个城市,在全国共拥有1.6万名员工。微信服务商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也入股了该公司